刮痧是將阻經滯絡的邪氣(病原)呈現于體表,經重新吸收和全身的循環代謝,排出體外,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,或暗紅色出血點等"出痧"變化,從而達到活血透痧的作用。刮痧善于祛瘀、有利于病邪在表的治療;如果病邪在里,需多次刮痧和每次刮痧時間稍長。因其簡、便、廉、效的特點,臨床應用廣泛,適合醫療及家庭保健。
拔罐(走罐)所產生的負壓使局部的毛細血管被動充血,血流量增加,血液循環加速;毛細血管破裂,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,從而產生瘀血,紅細胞受到破壞,血紅蛋白釋出,出現自家溶血現象,機體應激性的激發精氣,提高人體免疫力;機體會應激性的產生調血行氣、舒筋活絡、消腫止痛、活血祛瘀、祛風除濕等功效。
艾灸——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。點燃用艾絨制成的艾炷、艾條為主,熏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。百草之中選擇艾草的原因在于艾絨燃燒時溫和持久,更重要的原因是艾絨燃燒輻射出的熱能,其頻率、波幅與日光最接近,易于引起人體的共振,因而滲透性、穿透力特別強,療效最著,故以后才逐漸多用艾葉來代替其它灸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