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畦春韭綠,十里稻花香。”
曹雪芹的《菱荇鵝兒水》描繪了韭菜翠綠,稻花飄香的田園風光。
韭
又名草鐘乳、起陽草。
韭菜,叢生,葉茂盛。韭葉顏色青翠。韭菜可以分根栽種,也可以撒子種植。葉子長到三寸就可以收割,如果要收種子就只能割一次。八月份開花,收取后腌藏作為菜,叫做長生韭。九月收種子,其種子呈黑色,形狀扁平,需放在通風處陰干。北方人到冬天就把它的根移到地窖中,用馬糞蓋著,如果氣溫暖和就能生長。其葉可高達一尺左右,若見不到陽光,則韭葉呈嫩黃色,成為韭黃,富貴人家都列其為佳肴。韭菜作為菜,可生吃或熟吃,腌制或貯藏,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蔬菜。
【氣味】
辛、酸澀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
1、胸痹急痛(痛如錐刺,不能俯仰,自汗)。用生韭或根五斤,洗凈搗汁服。
2、陰陽易病(男子因房事不慎,引起陰部腫大,小腹絞痛,頭重眼花)。用鼠尿十四粒、韭根一大把,同煮開,去渣,再煮開二次,溫服,得汗即愈,無汗可再服一劑。
3、傷寒勞復(按:指傷寒病后,身體未復原而性交,引起舊病復發)。治方同上。
4、喘息欲絕。取韭汁一升飲下。
5、盜汗。用韭根四十九根。加水二升煮成一升,一次服下。
6、消渴。有徘苗或炒或作湯。日食三、五兩,可加醬,但不可加鹽。吃至十斤即見效。過了清明節,不宜此方。
7、痢疾。多吃韭菜,作湯,煮粥,炒吃都行。
8、赤白帶下。用韭根搗汁,加童便露一夜,空心溫服。
9、瘡癬。用大韭根炒存性。搗為末。調豬油涂搽。
10、刀傷出血。用韭汁拌風化石灰,曬干,研為末,敷瘡上。
11、漆瘡作癢。用韭葉搗爛敷上。
12、耳出汁。用韭汁滴耳中,一天三次。
13、食物中毒。用生韭汁數升可解。
韭黃
韭黃也稱“韭芽”、“黃韭芽”、“黃韭”,俗稱“韭菜白”,為韭菜經軟化栽培變黃的產品。韭菜隔絕光線,完全在黑暗中生長,因無陽光供給,不能進行光合作用,合成葉綠素,就會變成黃色,稱之為“韭黃”。
因不見陽光而呈黃白色,其營養價值要遜于韭菜。以種子和葉等入藥,也具健胃、提神、止汗固澀、補腎助陽、固精等功效。
韭菜子
有溫補肝腎、壯陽固精、暖腰膝的功效,主治陽痿夢遺、小便頻數、遺尿、腰膝痿軟冷痛、瀉痢、帶下、淋濁。
附方
1.治慢性胃炎:韭菜子12克,豬肚1個,把韭菜子洗凈,紗布袋裝好,放入豬肚,隔水蒸熟,食用豬肚。
2.治療腎虧夢遺,滑精,腰酸,小便頻數:韭菜子炒熟,與桑螵蛸、龍骨等分,研末,制成丸。飯后服,每次服用3~6克,每日2次。
藥膳
韭菜子大米粥:韭菜子研末后,與大米同入鍋,加適量清水,共煮成粥。對乳腺癌的食療有好處。
? end ?
編輯、排版|簡狄
◎圖片源自網絡
本文內容節選自《圖解本草綱目》、《400種中藥養生手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