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,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。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,陽氣外發,伏陰在內,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,活躍于機體表面。針對夏季的氣候特征和人體生理特點,采取必要的養生保健措施是十分必要的。
01
冬病夏治
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好發或受寒易發的疾病,在三伏天或夏至至秋分的疾病緩解階段,運用夾脊或穴位貼敷、灸法、中藥等中醫的手段進行辨證論治,從而使冬季減少發病和減輕癥狀,或達到臨床緩解。
冬病夏治主要適合調理所有陽氣不足、肺氣虛弱、虛寒疼痛及免疫力低下的疾患,如易感(冒)人群、過敏性鼻炎、慢性咽喉炎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/哮喘穩定期、頸椎病、風濕性關節炎、凍瘡、老年畏寒癥、虛寒性胃痛、虛寒性筋骨肌肉痛、小兒脾虛泄瀉。
【2018年冬病夏治時間】
伏前貼:2018年7月07日-7月16日
初伏貼:2018年7月17日-7月26日
中伏貼:2018年7月27日-8月15日
末伏貼:2018年8月16日-8月25日
鞏固貼:2018年8月26日-9月04日
溫馨提示:三伏貼每伏第一天貼敷最佳
當然,冬病夏治并不適合所有人,孕婦、3周歲以下小兒、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、皮膚過敏者、敷貼皮膚局部長有皰疹以及有破損者,以及疾病急性發作期(如哮喘急性發作期、發燒等)的人群均不適合進行冬病夏治療法。
02
熱傷風防治
熱傷風就是大熱天得的感冒。夏季暑濕之邪當道,故熱傷風除一般感冒癥狀外,還有心煩、口渴、肢體痠重、頭昏重、口中黏膩、胸悶惡心、尿短赤、舌苔薄黃而膩等暑濕癥狀,比一般感冒難受,且纏綿難愈。
夏天感冒的常見引發因素包括①氣候突變、寒溫失常、淋雨涉水;②生活起居不當,寒溫失調,過度勞累;③老、幼、弱;④有呼吸道基礎疾病者如氣管炎、哮喘等;⑤過度貪涼:空調溫度過低(尤其是睡眠時)、席地睡(潮濕、冷)、汗出吹風。故而對于上述危險因素。應盡量避免或提前加以防范。
熱傷風的治療除了采取普通感冒的常規治療手段外,還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選擇中藥療法,如新加香薷飲就是中醫治療熱傷風的代表方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熱傷風出現發熱高或多日發熱不退的情況,則要檢查血白細胞,必要時用抗生素或輸液。
03
預防空調病
夏天暑熱,好多人喜歡在空調間里把溫度打的低低的,覺得這樣很舒服。其實人體是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溫度調節功能的,這樣做無疑是限制了人體自調功能,嚴重時還會影響人體對溫度的適應能力,就是我們俗稱的“空調病”。
為了預防“空調病”,空調正確的使用方法是:將溫度控制在26-27℃,睡眠時調高1-2℃;室內外溫差盡量不超過7℃,室外溫度過高時,開空調時應根據室外溫度兩度兩度地逐漸調低溫度;盡量窗戶開一道小縫通風,同時定時給整個房間通風;盡量保證每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;久處空調房時,可以生姜、荷葉、藿香、薄荷泡茶以祛寒濕之氣。
? end ?
◎圖片源自網絡
文 | 轉載自浙江省中醫藥學會